行业技术
宋仁宗有多好?北宋仁宗后面一位皇上
对宋仁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
乾隆帝曾说过,世界上有三个帝王,为他所衷心佩服,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,二是唐太宗李世民,三便是宋仁宗赵祯。
宋仁宗赵祯在历朝历代的口碑中,都颇有好评,他在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上的作为,都颇有些盛世气象……但其实细细研究,赵祯其实算不上一个奋发有为的英主,他执政期间能臣辈出,主要与其“恭俭仁恕”的治国方针有关。
赵祯最大的优点就是宽容仁厚,能容忍各种激烈的批评意见,哪怕是对他私生活妄加非议,听了也从不挟愤报复。在嘉祐年间,苏辙参加进士考试,在试卷里写道:“我在路上听人说,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,终日里歌舞饮酒,纸醉金迷。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,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。”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、恶意诽谤,赵祯却说:“朕设立科举考试,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。苏辙一个小官,敢于如此直言,应该特与功名。”
赵祯不仅对读书人优待,对待谏官的建议,更是从善如流。有一天,赵祯退朝回到寝宫,叫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。太监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,问道:“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?”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。太监说:“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,一旦升官,还要增置。陛下侍从并不多,他们却建议要削减,岂不太过分了!”赵祯没有接口。太监又问:“他们的建议,陛下准备采纳吗?”赵祯说:“谏官的建议,朕当然要采纳。”太监自恃一贯为赵祯所宠信,就不满地说:“如果采纳,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。”赵祯听了,顿然站起,呼唤主管太监入内,按名册检查,将宫人二十九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。事后,皇后问道:“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,又不是多余的人,为何将他也削减?”赵祯说:“他劝朕拒绝谏官的忠言,朕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!”
身为九五至尊的赵祯,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。他的衣食非常简朴,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己的故事。有一次,赵祯处理事务到深夜,又累又饿,很想吃碗羊肉热汤,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,第二天,皇后知道了,就劝他:“陛下日夜操劳,千万要保重身体,想吃羊肉汤,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,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?”仁宗对皇后说:“宫中一时随便索取,会让外边看成惯例,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,御厨就会夜夜宰杀,一年下来要数百只,形成定例,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,为朕一碗饮食,创此恶例,且又伤生害物,于心不忍,因此朕宁愿忍一时之饿。”
赵祯去世前不久,中书门下、枢密院曾在福宁殿的西合奏事,看见赵祯所用的床帐、垫具都质朴灰暗,许久未更换。赵祯看着宰相韩琦等人说:“朕居于宫中,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。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,可以随便浪费吗!”
如此仁厚的一位皇帝,竟然也顶着一个”冤案“。史上流传,诗人柳永因词作中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一句得罪了赵祯,在科举中被划掉,于是反唇相讥,说自己是“奉旨填词”。但实际上,柳永是宋真宗一代的人,到赵祯登基时,他已经三度落榜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赵祯亲政,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,特开恩科,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 ,柳永才得以入仕。也因此,柳永非常爱戴赵祯,作“愿岁岁,天仗里常瞻凤辇”来歌颂他。
难怪苏东坡夸其曰: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,搜揽天下豪杰,不可胜数。既自以为股肱心膂,敬用其言,以致太平,而其任重道远者,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,至于今赖之
宋仁宗与柳永?柳永是北宋的吗_1
热闹非凡的“超女”、“超男”曾轰动大半个中国,节目空前火爆,“偶像”红得发紫,若论功行赏,这绝对与一大帮子铁杆“粉丝”有关。尽管他们自称“新新人类”,其实,这“粉丝”是古已有之。北宋词人柳永,就有一帮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“粉丝”。
论数量,当时民谣说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”,就是说柳永的“粉丝”遍布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,市井瓦肆,不计其数。
网络配图
论狂热,柳永的“粉丝”也丝毫不输于“超女”。一手绝妙好词,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,她就身价倍增。于是,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。柳永又称柳七,能和柳七亲热唱和,哪怕是倒贴银子,都成了歌妓们的最高愿望:“不愿君王召,愿得柳七叫;不愿千黄金,愿得柳七心;不愿神仙见,愿识柳七面。”这顺口溜不知怎么传到宫里,仁宗醋意顿生,气得差点吐血,心想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怎么能让这个小瘪三抢了我的头彩?但碍于身份,不能和一个风流文人争风吃醋,只好独自郁闷。
论铁杆,柳永的“粉丝”更是忠心不贰,无与匹敌。柳永死时家无余财,他的那帮歌妓“粉丝”自发集资营葬。死后亦无亲族祭奠,年年清明,认识不认识的“粉丝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,以至于相沿成习,称之为“吊柳七”或“吊柳会”。哪像现在的“粉丝”们,朝秦暮楚,这一阵儿追张三,过几天又捧李四,追时奉若神明,弃时甩若敝屣。
网络配图
论影响,柳永的“粉丝”也是不得了的。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“粉丝”,仁宗虽羞于承认,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,可从他对柳词的熟悉程度,便可见其做“柳丝”的狂热。柳永《鹤冲天》中有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句,仁宗看到柳永的考试卷子,就不假思索信手批道:“此人好去'浅斟低唱',何要'浮名'?且填词去。”这一下子,柳永就成了“奉旨填词”的“天王巨星”了。
论“副作用”,柳永的“粉丝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。追捧偶像,总难免有副作用。追捧“超女”的副作用,除了使许多孩子迷恋唱歌不愿上学外,湖南还曾有一个15岁的女“粉丝”,为参加超女比赛减肥过度成病,居然“饿死”。比较而言,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诗意,气魄也更大一些。柳永名词《望海潮》中有佳句称赞杭州之美:“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”
网络配图
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“粉丝”金主亮看到了,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,“此词传播,金主亮闻歌,欣然有慕于'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',遂起投鞭渡江之志。”这样惊人的“副作用”,差一点儿被人当成出卖情报的汉奸了,这是柳永万万想不到的。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”,柳永及其“粉丝”早已作古,随风远去,留下美好记忆。愿时下的偶像与“粉丝”都能比柳永更精彩、更健康、更洒脱也更有品位,同时也少一点“副作用”,唱红今天的“杨柳岸、晓风残月”。